端午時節(jié),又見粽葉香。
對于粽子,我是情有獨鐘的,對于它的記憶也是深遠的。
采摘艾葉,要選些肥長碧翠的。艾葉的翠,誘惑著眼睛,感覺綠色的汁水在眼里滾動。肥長的腰身,像是唐朝豐腴的仕女,輕搖小扇,薄笼綠紗,正在顧盼生輝呢??粗┤侨说陌~,那采摘的手兒都靈巧如飛,雙手都沾滿了淡色的清香。
摘回的艾葉,用清涼的井水,浸泡在大木盆里。盈盈的,一盆的滿綠,很招惹人憐愛。一片片地仔細清洗,一雙束手都是因為這香,這綠,而溫柔輕盈。
把香糯的糯米沖洗干凈,準備好草線,湯匙,筷子,就可以動手包了。
***的工序是煮粽子,煮粽子的香味更濃。先是淡淡的一縷一縷地飄出鍋,后來是一陣一陣地鉆入鼻子,香得一個人都酥醉了,然后肚子就開始“咕嚕咕嚕”地叫喚了。這香味要飄很遠,留很久。有時家家戶戶做,整個村子都被香浸透了。
粽子餡有各式的,根據(jù)個人的喜好,有臘肉的,有蜜餞的,有綠豆的,還有各色干果的……北宋文豪蘇東坡喜食粽子,品味了以蜜餞為餡的粽子,留下了“時于粽里得楊梅”的詩句,盛贊美味可口的果脯粽子,而詩句“冰團水浸砂糖裹”,則描寫詩人吃冰鎮(zhèn)粽子的情形。對于各味的粽子,我都是愛吃的。那個粽子不急于吃,拿著使勁地聞聞香,就像煙癮犯了而又不能抽煙的人聞煙一樣,讓香鉆到了胃里,先感知了香氣。輕輕地剝開一層層綠衣,滿嘴生津,恍然看到了晶瑩發(fā)亮的粽肉,忍不住了……輕咬一口,滿嘴生香,香膩到心里去了,好是享受。
再說起端午節(jié)吃粽子的習(xí)俗,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把它與愛國詩人屈原聯(lián)系起來。相傳在2300年前,愛國詩人屈原見楚國政治腐敗,無力挽救,又因自己懷才不遇,在憂時傷國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。當?shù)匕傩张陆械聂~蝦傷害屈原,便從四面八方劃來船只,紛紛將粽子投入河里,以轉(zhuǎn)移魚蝦的目標。后來,民間便演變成端午吃粽子的習(xí)俗,以此紀念屈原。
又到了端午節(jié),又見了艾葉香。
像古樸的風(fēng),風(fēng)化不了深厚的記憶。
值此端午佳節(jié),杰然不同鉅惠全城,將優(yōu)惠進行到底,機會就是現(xiàn)在,4折包郵等著你。